安丘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市境总面积17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4
万亩,辖9个镇、3个街道、2个开发区,866个行政村,97.8万人口。
安丘历史传统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公元前148年(汉景帝中元二
年)置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境内历史文化古迹众多,已发掘大汶
河、龙山、商周等文化遗址110处、文物1万多件,有庵上石坊、公冶长书
院、大型汉画像石墓等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先贤辈出,涌现出了东汉高士
管宁、宋代著名军事家陈规、清朝阁老刘正宗、著名诗人曹贞吉、文字学
家王筠等一大批杰出人物。自宋代至清末,安丘共有101人进士及第。孔
子72弟子之一的儒家学者公冶长,曾长期在安丘城顶山设书院讲学。
安丘交通运输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处于青潍日组团的中心区域,是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叠加区、潍坊市半小时
经济圈内的卫星城。西距省会济南200公里,东距青岛110公里,国道206
线、省道下小路、央赣路等交通干线交会于境内,胶济铁路和济青、潍
莱、青兰高速公路临境而过,潍日高速公路贯穿市境南北,正在建设的济
青高速中线穿境而过,济青高速中线连接线,距离开发区边界不到3公
里,从安丘城区前往胶东机场不到一个小时车程,规划建设的京沪高铁二
线将在安丘设站,建成后北上北京2个小时,南下上海3个小时。
安丘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
境内平原、丘陵、山区约各占三分之一36
座青山连绵起伏,56条河流蜿蜒流淌,大
汶河生态湿地绵延20多公里,130座水库
镶嵌在安丘大地上,建成4A级景区3处、
3A级景区5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国家森
林公园1处,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2个、
省级旅游强乡镇4个,被评为省级森林城
市和省级优秀旅游城市。
安丘产业体系完善,发展后劲充足。
安丘工业蓬勃发展、后劲充足,装备制
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加速转型,节能
环保、电子信息、复合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快速崛起。全市规上企业271家,单项冠
军、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等“三群企业”77
家,创建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出口
农业是安丘的特色优势产业,连续7年被
确定为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
区,“安丘农谷”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村产
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全市拥有对外贸易经
营资格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60家,农产品年加工出口量达到80多万吨,年出口额近60亿元,一直保持在潍坊的,70%
以上、全省的20%以上,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世界的菜篮
子”。
安丘城市功能完善,承载能力较强。城市规划区面积197平方公里,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64平方公里,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框架全面拉开。
百年名校安丘一中新校、三级综合医院人民医院新院、全国规模最大的县
级妇女儿童医院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10分钟优质服务圈基本形成。
安丘要素保障充足,营商环境优越。规划建设了占地3.3万亩的安丘农
谷、复合新材料等五个产业园区,土地资源充足;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45人,设立人才工作站7家;现有劳动力50多
万人,新建设的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年可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1.3万
人。全面实施“一次办好”改革、投资项目告知承诺制改革,是全国“一次办
好·流程再造”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市。